花蓮漁港
526
花蓮觀光漁港,簡稱花蓮漁港,是一座位於花蓮縣花蓮市花蓮港區內的第二類漁港,其賞鯨休閒碼頭為全國第一座娛樂漁船專用碼頭。由花蓮區漁會管理,為花蓮三座漁港中規模最大者。
花蓮漁港
花蓮觀光漁港,簡稱花蓮漁港、除了具有一般休閒碼頭和觀光漁市的功能,也有休憩娛樂及賞鯨豚解說等知性教育的意義,現在來花蓮觀光漁港就是吃海鮮跟賞鯨為主、來到這裡可以看看各種漁船的結構、操作、漁市的運作情形,認識魚種,也可以搭賞鯨船出海。船公司會安排先看鯨豚的展示,聽有關的鯨豚解說,然後搭賞鯨船出海欣賞鯨豚。由於船上會安排對鯨豚十分有研究的解說人員隨船解說,可以認識海洋的生態和鯨豚的習性。搭配生命的共同性和多樣性主題,並認識台灣東部海岸環境的特色、常見的海洋生物,以及人類如何利用海洋資源,人類應如何保護資源等課程。
沿革
花蓮漁港之設立實係早於商港,早在1920年代就由當時花蓮港廳廳長江口良三郎,動用經費在今商港之北側名為「鳥踏石」的地方建造突堤並初設漁港。
花蓮港於1963年9月1日升格為國際商港時,漁港即被正式劃進於花蓮港之港域範圍內,與商港從同一港口出海和進入泊區。之後,復由花蓮港務局(現為臺灣港務花蓮分公司)在港區內劃出一處水深2~3公尺、面積約莫 28,000平方公尺之「小型船渠」南側水域以供漁船停泊,但是扣除航道和海軍、海關以及航港部門工作船等專用泊地後,真正可供漁業用途的泊地僅餘14,000 平方公尺,空間狹隘以致漁船幾近比舷而停,熱鬧非凡卻也擁擠不堪。有鑒於此等不便,臺灣省政府遂於民國八十年代(約1990年代)之初,著手進行先期的漁港建設,重點在於變更船渠開口並新闢有25公尺寬之漁港進出渠道,同時增建突堤碼頭。
1992年省政府又擬「花蓮專用漁港港址選定及整體規劃」方案,將原有之小型船渠擴建為專用漁港;1995年進行細部規劃,並列入臺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中,自1997年度起分年逐期動工,以紓解斯時漁港用地不足之窘,促進花蓮縣漁業和觀旅事業之發展。凍省改由農委會漁業署納管的花蓮漁港,大力推展「漁港功能多元化」,設立多功能漁業場館,吸引觀光休旅事業在漁港周邊區域投資建設,提昇兼具觀光休旅和文化教育之多重功能。
2011年,花蓮漁港因港內漁船過多造成港區擁擠,花蓮縣政府公告限制漁船筏的設籍,為期兩年。然情況不見好轉,故2013、2018、2020年皆再度限制新漁船的設籍。
2020年12月花蓮觀光漁港獲得漁業署「金鑑漁港」二星殊榮。